院内动态
中研智库微论坛第7期,“规划行业创新改革与中研智业下个十年研讨会”继续开讲,本次由中研智业集团部分员工做主题发言。
中研智业集团经济研究院 杜寅
主题:新时代下产业规划行业发展之我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迎来重大利好,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变化趋势:
一是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十三五”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内社会资本和外资大规模进入的领域,服务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二是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不断加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将显著提升。
三是绿色发展成为产业追求方向。面对日益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能源资源约束强化逼迫我国产业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认清形势,对于产业规划行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必须把创新摆在产业规划工作的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最大限度吸收一切创新要素,在规划过程中应用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在产业规划中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立足生产和生活消费升级的需要,推动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向质量提升、绿色低碳、服务优化、品牌高端等方面发展。
四是要把产业规划与后期的落地实施结合起来。产业规划确定后,设计了重点产业和项目,围绕产业和项目的落地招商将是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关注的领域。
中研智业集团经济研究院 韩晓明
主题:国内产业变革趋势特征及园区产业体系构建方向
一、国内产业变革趋势特征
产业变革趋势特征是园区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主体,是园区产业体系构建的铺垫。目前,国内产业变革的趋势特征主要为:
一是中国逐渐由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端”转变为“输出端”,成为新型国际化的引领者。目前,中国已在非洲、东南亚、中亚等主要地区建成77个境外园区,国内资本快速走向全球,中国已由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端,转变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输出端。在美国推广逆全球化思路的背景下,以中国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是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生产要素整合、引领新型国际化的领头羊,产业输出成为传统工业寻求发展出路的主要途径。
二是“生态文明”渗透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态意识”全民崛起,“绿色革命”成为产业变革的先决条件。“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对标国际先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理念催动产业变革走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崛起”成为全民绿色意识泛起之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的演进要求,“生态文明”成为“五位一体”的其中一体。
三是国内“大工业”时代终结,第二产业的支柱由“大工业、全工业”转化为“中国制造2025”中的十大领域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绿色制造、精准制造、精密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以“创新引领、两化融合”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匠精神”为倡导的质量理念,成为新时期支撑中国第二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三角支架”。
四是产业引擎的天平由“大工业”向以农业产业化开发为核心的一产和以新领域新业态为核心的三产倾斜。大服务业中的新领域新业态正快速成为支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领域,农业产业化促使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化,农业生产方式走向工厂化、高端化、精细化,支撑新型工业的新型农业快速迈向成熟。
五是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产城一体的高度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时代到来,融合型产业成为区域产业体系构建的必要因子。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传统的产业归类方法滞后于区域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需求,各领域、各行业的“精英组分”成为区域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的首选,融合型产业归类方法需要从理论、论文中走向实际。
二、园区产业体系构建方向
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产业变革趋势特征,建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产业体系构建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紧密围绕“科技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构建与国家第二产业支柱变化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国家第二产业支柱已由大工业转变成为“中国制造2025”中的“10+1”领域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1”领域。“10+1”和“8+1”领域以科技服务为龙头,进行科技研发、产品创新、知识产权转化、科技企业培育等,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园区产业体系构建应结合实际、分析区域经济格局,构建以“10+1”和“8+1”领域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第一队列。
二是紧密围绕融合型产业变革需求,构建紧跟产业变革趋势的融合型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融合型产业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仍有较多适宜园区化发展的融合型产业诞生。筹划发展以军民融合、大健康、工业互联网、大旅游、跨境贸易等融合型产业,构建产业发展第二队列。
三是紧密围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基于传统产业新方向新技术新领域突破的升级型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冶金、传统装备制造、轻工、建材、食品、化工、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兴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分支和产品链条,不断提升传统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在不新增扩大传统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延伸新方向产业链条,获取资源型产业最大附加值,构建产业发展第三队列。
中研智业集团经济研究院 姚娥
主题:关于规划行业变革的思考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规划咨询服务行业,新时期,面对新的社会矛盾,意味着发展理念、规划理念,需要重大转变,不再单纯追求规划的速度和指标,而要追求规划的平衡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规划改革与创新的重点要放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上。
1、规划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是一项综合集成的创新性工作。因此,考验的是规划咨询师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实践创新等。规划咨询师要在咨询实践中秉持“顶天立地”的原则。所谓“顶天”,即规划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前沿脉搏;所谓“立地”,即规划人员必须深入各地实践,参与政府管理的实践。
2、注重公司价值链前端理论研究,以研究促实践、以实践检验研究成果,不断武装和深化、高端化公司智库,建立理论研究+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的智慧型商业模式,提高公司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可开辟先行一步探索尝试的路线,而且可避免被政策高度权威化和捆绑,预防一旦政策崩塌时面临的措手不及的窘境,即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国空间规划改革的新形势下,先行探索,开发公司自有理论认知和产品路线显得弥足珍贵。规划的工作成果最终应该能够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世界观、方法论。
3、从规划编制源头,要敬畏历史和自然规律,深刻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不好大喜功、浮夸地方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必须有标准、指标和支撑和评估检查。
4、必须用系统性思维开展规划工作,规划必须给人以动力和希望,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秉持规划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人民的原则,不做“没有用”的规划,任何规划都要考虑规划的实施落实和可行性、必要的配套政策机制、行动计划和分工、考核机制和方式等。
中研智业集团经济研究院 蔡厚林
主题: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规划的革新
全域旅游是将区域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当前,全国许多地方提出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已有23 个省(区、市)155 个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当前旅游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主要体现在理念创新和产品创新两方面。理念创新方面,要“跳出旅游来看旅游”,解决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问题,不单在于旅游系统内部的提升、优化,还需要从系统外部的关联要素,如生态环境、文创产业、智慧城市等等,因此旅游规划需要突破以前的框架,在规划理念上突出全域、全时、全产业。产品创新方面,旅游规划之前以满足观光、休闲、度假等需求来规划旅游产品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健康、养生、科研、商务、猎奇等需求更加凸显,这就需要旅游产品突破原有范式,在产品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规划工作面临着革新,只有把握全域旅游特点,并有效结合各地全域旅游实践,旅游规划才能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新资讯
Lats News-
2023-07-10
《德令哈市创建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2023-05-19
我司两项海东市规划成果均通过专家评审
-
2023-05-15
《甘德县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小镇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扫描二维码
查看更多资讯